◎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二、投資結構漸趨合理,低成本擴展舉步維艱
目前,中國酒店業的資本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酒店與酒店的VI設計改革改制取得了重大進展,酒店經濟成分已經發生了本質性變化。經過最近5年的改制,國有性質的酒店已從近60%下降至45.74%,并呈繼續下降的勢態。多年來各行業國有企業興辦酒店,按國家政策對于不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包括酒店行業,繼續執行國退民進,抓大放小。根據國資委研究中心的粗略統計,沉淀于酒店業的零產已達數萬人民幣,其資產總量已超過國內任何一個專業行業,數刀,億資產總額的七成又來自國有資本的投資。如2008年1月22日中國郵政集團60家酒店中15家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其中12家由馬來西亞的卓越金融收購為其旗下連鎖酒店品牌“你的客棧”,其他三家則由香港上市企業匯創控股有限公司和另一內資企業購買。
國有酒店整體轉讓與清算破產等形式可以直接讓民營老本接管國有酒店。這不但使民營酒店業投資者得以接管國有酒店,也使得一些在制造業、建筑材料加工業、房地產等方面取得業績的民營企業以其豐厚的資本原始積累和我方融資等手段把業務范圍延伸到新的酒店業領域,加大了酒店業激烈競爭的行列。
現在國內十余種經濟成分在酒店業,相對合理的結構基本形成了。這對中國酒店產業的發展無疑是相當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