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事后了解到,此君系來自江西的慣犯。兩位司機原先以為這位老板又是請吃飯又是分香煙,真是遇上出手大方的生意人了,哪想到竟被騙來充當"托兒外,當他們也被請到派出所作證時才大呼上當。
【評析】
此案陳經理等人之所以能戳穿騙子的騙局,成功追討被騙物品,主要靠兩條:一是酒店、商場標識設計的酒店管理人員的豐富經驗,二是相關人員的機智勇敢。但僅憑這兩條恐怕還不足以從根本上防范騙子的伎倆。本案若不是陳經理恰好在現場及時阻攔,豈不就有被騙子得逞之虞?可以這么說,本案成功地制止了詐騙很大程度上靠僥幸因素,而危險則存在于物品交接程序和制度上的缺失。
怎樣才能從根本上防范?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加強管理上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本案酒水員僅根據客人的口述要求,差點就把香煙直接交到客人手中,這是極可能產生漏洞的關鍵所在。
假如規定凡是客人提出菜肴、煙酒等物質消費要求,必須由點菜員或看臺服務員開出菜單或煙酒單,然后經過收銀員簽章方可進入下一道加工或發貨程序;凡是未就餐完畢而客人本人要求預支煙酒(容易被帶走),同樣必須由點菜員或看臺服務員開單后經過經理簽字認可,再經收銀員簽章方可允許煙酒保管入發貨,如此一來,騙子設局詐騙的得逞概率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