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其實,強勢品牌之根本在于能為目標市場提供更高的價值,更好地滿足其生理或心理需求。一些高檔品牌的成功,正是因為它們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高消費心理,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品牌都要高檔化。只要能更好地滿足普通大眾的需求,經濟實惠的“民”牌同樣能成為強勢品牌。例如,小米手機、綠茶餐廳等都是較為成功的平價品牌。
3.品牌建設是大企業的專利
一提到建設品牌,很多中小企業會退避三尺,認為那是大企業的專利,自己連產品開發的經費都成問題,還能耗費巨資做品牌?這種認識是對品牌建設的誤解。的確,很多大企業用巨額廣告費砸出來了“知名品牌”,但那只是知名度,品牌的美譽度和更深刻的品牌內涵來自于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沒有雄厚的資本,企業可以從小做起,在一定的市場范圍內通過價值讓渡來建立口碑,然后由點及面,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很多現在的大企業都是從當年的小企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在我國品牌策劃實務界,已有策劃人提出“一分錢做品牌”的動作觀念,強調超低成本塑造品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16條黃金法則。
4.忘了品牌生存的基礎
不少企業認為品牌策劃建設就是要做好品牌的外在展示,如標志設計、廣告投放等,而忽視了品牌的內部管理(如產品品質、內部傳播、客戶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