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天然林帶保護
天然林又稱自然林,分為原始林和次生林。原始林是未經開發利用,仍保持自然狀態的森林;次生林是經人為采伐和破壞后,天然恢復起來的森林。
天然林資源集中分布于大江大河的源頭、大型水庫周圍和重要山脈的核心地帶,在蓄水保土、穩定河床、減少江河泥沙淤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環境,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天然林還是重要的森林后備資源和木材及林副產品供應基地。對天然林帶的保護不僅是開展度假旅游活動的需要,更是整個旅游地酒店營銷業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廣義地講,天然林保護就是對天然林與可以恢復天然林的地段進行科學經營,使現有 天然林具有更完善的生態結構,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得以提高。狹義地說,就是保證天然林不被破壞,維持其林分的結構與生產力。
濕地保護
根據《國際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即“不論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在狹義上,濕地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調節大氣成分、調節水分、提供動物 棲息地、調節局部小氣候等。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功能,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保護濕地生態環境應著重保護濕地水源,防截流,防污染,保持濕地自然水量平衡。 在旅游開發規劃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濕地保護的重要性,適度開發、合理保護,盡量避免旅游活動造成的濕地面積和數量的下降,以及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破壞,維護其生物多樣性。